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預警6度C 食物大逃亡

作者:蕭富元.彭昱融  出處:天下雜誌 436期 2009/12
烏魚不來的冬天、蜜蜂消失的春天,喝不到鮮奶、買不起麵包、好魚好肉少了……。這不是遙遠的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極端氣候正在衝擊台灣的農漁牧業,更影響你的每一餐。在南台灣最後一艘烏魚船停靠的港邊,《天下雜誌》現場直擊氣候變遷對台灣的巨大衝擊,以及因應之道。這是一個台灣不能再等的關鍵時刻……。

全球矚目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即將在十二月七日召開。美國和中國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近日出人意表地雙雙提出具體減碳排放的目標數字。

中國甚至承諾,到了二○二○年,每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二○○五年下降四○%到四五%,減少的數量是避免全球暖化所需減碳排總量的四分之一。

這是一個世界再也不能等待的關鍵時刻。

氣候變遷正在影響我們的生存,從昆蟲、動物、植物到人類,無一倖免,幾乎都成為氣候新難民。今年八月八日發生的莫拉克風災,南部災區至今仍是滿目瘡痍,無從復建,世代居住地再也無法讓人安居樂業。

不知不覺中,餐桌上的食物,也因為氣候變遷,悄悄發生了「政權輪替」。過去年夜飯必定上桌的烏魚子、老饕最愛的鮪魚、白鯧、黃魚、鮭魚、九孔、蜂蜜等等,正在迅速消失中。今年夏天高溫乾旱,牛奶產量銳減,買不到牛奶,所有家庭都受到牽連。

為了掌握了解氣候變遷對台灣民生的衝擊,《天下》記者實地走訪高雄、屏東、台中、台南與宜蘭等台灣農漁生產區,更深入高雄縣梓官直擊南台灣最後一艘烏魚船,傾聽老船長哀嘆氣候暖化如何摧毀三百年來世世代代傳家的烏金生計。烏魚不來,蜜蜂消失,國際糧價居高不下,牽動了每一個人的生存。

誰說暖化還是很遙遠的未來?它已經影響了你家裡的廚房。

今晚,誰來晚餐?喔,不對,現在應該問:「誰來當晚餐?」

十二月,暖冬。南台灣碩果僅存的巾著網烏魚船「聯春滿號」,孤零零停在高雄興達港邊上架維修。

十年來,東北季風愈來愈暖,烏魚漁民的心卻愈來愈寒。

海水變暖 烏魚不來了

「水暖烏魚就不浮水了,」望著梓官蚵仔寮海面,已經不再出海的七十歲鯤聯勝老船長黃靜賢,帶著一輩子追逐烏魚的經驗解釋。對水溫極度敏感的烏魚,只在冷鋒過後轉暖的二十至二十二度海中產卵,水溫一旦變暖,烏魚也就不再南下。

每年冬至前後十天,漁民口中「誤人不誤冬」的「信魚」(年年迴游講信用的魚)烏魚,會隨著北方大陸冷氣團發威大量南下越冬。這一直是南部漁民淘「烏金」的時節,也是黃靜賢兒子黃志雄,每年上古廟通安宮拜拜、祈求學費的來源。

在烏魚的極盛時期,每撈一萬條烏魚,船長便會在船頭「站」上一支國旗,每回返航起碼有四、五支旗。蚵仔寮港邊,遠遠就響起歡聲雷動的炮聲迎接,港內成排的烏漁船旗海飄揚,茄萣到梓官一帶,更曬滿黃澄澄、綿延數十公里海岸的烏魚卵。黃靜賢還記得,當時一趟出海最多收入一千兩百萬台幣,不只養活二十四個船員家庭,也為他贏得好幾屆十大傑出漁民。

研究烏魚生態二十年的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透露,近年來台灣烏魚捕撈總數,從全盛時期兩百七十萬尾,減至每年二十萬尾不到。

烏魚以十倍數速度消失,每年五月母親節前後,大量捕獲的東港黑鮪魚也大量減少。根據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丑統計,今年捕獲的黑鮪魚數量,不到十年前的四分之一,每公斤價格一路從兩百元,飆破五百元。

研究全球暖化對台灣漁業衝擊的李國添分析,除了過度捕撈外,和烏魚同為冷水迴游性魚類的太平洋黑鮪魚,也因南方暖流愈來愈強而減少。

海水酸化 蚵仔變瘦了

其實,不只烏魚、黑鮪魚,餐桌上熟悉的美味海產幾乎全都因暖化而「乾坤大挪移」。

「冷水性、好吃的魚種大量減少,暖水性、民眾比較不喜歡吃的魚種卻增加,」李國添發現。廣受台灣民眾喜愛而價格好的黑鯧、白鯧、透抽、鯛魚、大黃魚分布改變、產量大減;但肉質較差的黃鰭鮪、鰹魚卻不斷增加。

未來,台灣人吃海鮮的口味,勢必要順應暖化而「調適」,或轉而依賴進口、風險相對高的魚鮮,來維持原來的口味。

另外,以往路邊海產店餐桌上的熟客——九孔,也已經愈來愈少見。隨溫室效應而來的海水均溫升高、酸化,更直接衝擊台灣最具優勢的養殖業,尤其是九孔和牡蠣。

海洋大學副教授陳衍昌觀察,海水溫度升高,矽藻大量增生,引起九孔幼苗脫落、食藻困難且感染溶藻弧菌,全台九孔大量暴斃。東北角的九孔產值,從十三億元直落到只剩四千萬元。

今年,歐洲頂級生蠔產區也因同樣原因受損。西部沿海的牡蠣在水溫上升後,原本固定中秋前後大量排精卵的生態大亂,隨時消耗能量排精卵的結果,導致牡蠣變「瘦」、附著率大減。

國寶魚 住進加護病房

氣候變遷,讓路上走的、水裡游的、空中飛的,都變成了環境新難民。

莫拉克颱風,讓台灣四千多人離散故土,再也回不了家。每來一個怪颱風,台灣就多出一些不能再住人的災區。

台灣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即使保育做得再好,也逃脫不了氣候變遷的挑戰。

研究櫻花鉤吻鮭二十幾年,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根據長年的監測資料指出,櫻花鉤吻鮭的復育溪流,如武陵農場的有勝溪,因為林地改種蔬菜,造成夏天日光直接照射溪谷,一千五百公尺的溪流,在三到六月的單日最高水溫竟然可以高到二一.五℃,超過鮭魚可以生存的極限十七℃。

因此,雖然政府從二十年前開始做復育,現在仍只在七家灣溪一千七百公尺到一千九百公尺處,才可見到櫻花鉤吻鮭。

汪靜明點出,物種數量在五千隻以下就算瀕臨絕種,櫻花鉤吻鮭經過緊急搶救,仍只有七百到三千條左右,這還是連小魚都算進去的數目。「武陵農場是櫻花鉤吻鮭的加護病房,我日夜走訪它曾存在的地方,其實就像醫生巡房一樣,」汪靜明感性地說。

乾旱暴雨病蟲害 稻米難結穗

魚是肉眼可見的氣候難民,躺在餐桌上的菜餚,則是無聲無息的受災戶。極端氣候帶來的超強降雨或是酷熱乾旱,劇烈地改變了作物的生長環境。

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提醒,今年全台降雨時間只有正常值的八五%,但總雨量並沒有減少,這是因為莫拉克颱風三天內就拉高了降雨量。風災過後不到四個月,南台灣已出現乾旱,曾文水庫接近下限,蓄水率還不到五成。

最近,水利署又發出警告,南部枯水期才剛開始就不下雨,明年年初的水荒會「非常嚴重」,一期稻作將可能會休耕。一下子大水,一下子大旱,作物熟悉的節氣全變了調。

十一月中旬的霧峰,秋天嚴重遲到。

歷史超過百年的農業試驗所,通風良好的老式建築,吸一口氣,清爽的稻香撲鼻而來。農試所裡儲存幾萬筆水稻種原,台灣許多水稻品種,都從這裡研發出來。

研究員楊純明關注暖化對農業衝擊超過十五年,他注意到,農民因應暖化改變農作習慣,一期稻作提早插秧。但如果遇到早春,氣溫突然下降,稻作反而不會結穗。今年台東四、五月出現寒害,僅有兩成稻作能夠收割,損失慘重,就是最好的例子。

國際稻米研究所也佐證,夜溫每增加一℃,稻米產量就降低一○%。

國際糧食市場上,今年,全球稻米欠收,米價暴漲一倍。

乾旱、暴雨,摧毀糧食之外,暖化也讓作物的天敵,伺機猖獗。

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教授楊平世觀察,危害東南亞稻作的褐飛蝨,隨著暖化漸漸侵入台灣,大量繁殖,危及水稻生長。

曾任中華農業氣象學會秘書長的楊純明也發現,氣候變遷導致以往已被控制的水稻三大病害:稻熱病、白葉枯病、紋枯病,又在局部地區大流行。

不只是餐桌上的菜餚,生物也「用腳投票」,絕命大逃亡。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報告,熱帶地區物種往溫帶移動,低海拔物種往中海拔遷徙,地球將近三分之一的已知物種,將在本世紀結束前滅絕。地表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就有一○%的物種面臨絕種危機。因此,聯合國還將明年訂為「生物多樣性年」。

物種輪替 另類佔領台灣

研究植物的中研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周昌弘強調,物種「逃難」,是威脅地球生存的大問題。他長期追蹤合歡山植物物種,發現在十幾年內,合歡山從六十幾種植物,暴增到現在已將近九十種。

周昌弘分析,物種增加和氣候變遷有關,尤其是低海拔地區物種大量移出,入侵中高海拔地區,破壞既有生態平衡。

周昌弘坦言,物種遷徙表面上和一般人生活無關,但是,物種的「政權輪替」,破壞台灣本地生物多樣性,「是另類佔領台灣。」況且,暖化使得許多植物提早開花,花季拉長,牽動到昆蟲的活動,昆蟲又會帶來病原菌,引發生態系一連串連鎖反應。

蜜蜂失蹤 作物無法授粉

植物亂開花,受波及的還有蜜蜂。蜜蜂,又是農業最不能缺少的觸媒。

這兩年,全球各地陸續發生蜜蜂神祕消失的事件,引起科學界好奇、農業界恐慌。前年,美國西岸八○%、約七百萬箱蜜蜂離奇失蹤,國會為此還召開特別聽證會,調查蜜蜂失蹤原因。

沒有這些蜜蜂授粉,蘋果、玉米、小麥等重要作物無法熟成,美國農業損失恐高達四千八百多億台幣。

濕冷細雨中,一個個白色小箱子靜靜杵在綠色草坪上。掀開箱蓋,幾萬隻躁動的蜜蜂擠成一團,像是一道快速流動的黃褐色瀑布。宜蘭養蜂產銷班班長黃東明養蜂事業已傳承四代,他隨手掬起一把蜜蜂,蜜蜂乖乖服貼在他手上,怎麼也不肯飛走。

三十年前,黃東明帶著四、五百箱蜜蜂(每箱約八到十萬隻),從苗栗流浪到宜蘭,帶著蜜蜂在蘭陽平原的花花果果到處採蜜。身兼宜蘭蜂采館館長的黃東明,對暖化感受特別深刻。他說,溫度變化擾亂蜜蜂的導航系統,可能是引發蜂群衰竭失調症(CCD)的原因。前幾年,黃東明養的幾萬隻蜜蜂,也在一星期內無緣無故憑空消失,連屍體都找不到。

黃東明體會,台灣這幾年植物開花時間錯亂,蜜蜂搶花奪蜜,壽命從六十天銳減為二十天。五年來,蜂蜜產量大減,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一。黃東明說,蜜蜂搞失蹤,絕對是一件天大的事,因為人類賴以維生的一千三百多種作物中,有九成以上都要靠蜜蜂授粉。況且,除了檳榔、鳳梨之外,台灣有超過四十種以上的蔬果,必須靠蜜蜂授粉。

「沒有蜜蜂,作物一定會長出畸型果,」黃東明說。在台灣,蜜蜂每年的直接產值將近十億元,但是,蜜蜂造福的農作物產值,卻有五百億元。

農漁民土法煉鋼抗暖化

十二月初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要解決的就是暖化帶來的方方面面衝擊。不過,世界領袖還「喬」不定各國的減碳排放數字,看天吃飯的農漁民,已土法煉鋼自做調適,搶當氣候變遷中能永續生存的「適者」。

黃東明察覺蜜蜂消失、蜂群弱化後,決定把剩下的蜂群分類,挑出較懶(一天採蜜不到十次)、較弱的蜂群隔離。再針對勤勞(一天可採蜜二十次)的優化品種,重新育種。他和養蜂班蜂農,總是載著蜂箱,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和果農契作,到溫室果園內放蜂授粉。「我是靠自己來抵抗暖化對產業的打擊,」前年獲得神農獎的黃東明感嘆。

八年來,儘管烏魚數量一年比一年少,梓官區漁會供銷課課長黃志雄卻回到故鄉蚵仔寮,接下船長父親的棒子,開發烏魚附加價值。行銷管理碩士的他協助總幹事張漢雄,在許多長輩的懷疑與取笑之下,每年收購一百五十噸烏魚穩定魚價。並從取卵分級外銷日本、魚排銷往部隊及學校、魚鱗開發膠原蛋白、魚頭酥炸供應火鍋店湯底、魚鰭魚骨絞碎供做飼料、魚碎肉做成烏魚蛋捲,把原本一條兩百元的烏魚價值提高到八百元,漁會的總營收也從五千萬成長為一億。

而且,你或許不知道,讓農作物適應暖化氣候,台灣是全球先驅之一。

稻米專家、農業試驗所所長劉大江分析,台灣其實很早就在因應暖化帶來的農業衝擊。例如稻米,過去台灣只有再來稻,一百多年前引進日本的蓬萊稻,成為全球商業栽培蓬萊稻緯度最低的地方。今天,台灣的蓬萊稻比其他地區的蓬萊稻更耐熱。

溫帶果樹像是蘋果、梨和桃,過去只能在高山種,現在都搬到平地種植。劉大江表示,台灣也是全世界溫帶果樹低溫需冷性做得最好的國家,「我們已經讓它們適應了暖化。」

劉大江不諱言,台灣果樹每年產值一二五億台幣,如果溫度持續上升,將會影響數萬果農的生計。目前農試所的任務,就是要研發出較耐熱的果樹品種,和更耐高溫、耐旱、耐病、耐鹽的作物品種。

他擔心,暖化會造成水源短缺,台灣最能自給自足的稻米,也會受缺水波及而減少產量。所以,農試所正在研發幾種抗旱水稻品種,強化稻米抵抗逆境的能力。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沒有蜜蜂的春天。沒有烏魚的冬天。這一切,與你我何干?不只是餐桌上少了幾樣菜,他們決定了我們這群氣候新難民的生存。

今晚,誰來晚餐?喔,不對,應該這樣問:「誰來當晚餐?」

綠色英雄 國寶魚守護者—— 汪靜明

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的辦公室裡,除了滿屋子書,就是層層堆疊的底片,這是他二十五年來,追蹤河川溪流生態的生命足跡。

汪靜明鏡頭下的台灣,清澈透明卻帶著淡淡的哀愁,一如他傾畢生之力守護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昨日魚類、今日人類,」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因為瀕臨滅絕的櫻花鉤吻鮭,是反映環境變遷最好的生態指標。他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動物生態研究所念博士時,老師一句「挑戰人在環境中如何改變思維、調整對環境的操控模式」,讓他頓悟,背起行囊回到台灣,以生態文化概念進行櫻花鉤吻鮭研究,並加入農委會組成的復育小組。一次次,他到當時人煙罕至的大甲溪上游,尋找櫻花鉤吻鮭的身影。

翻開雪霸國家公園、農委會和台中縣政府等所做的櫻花鉤吻鮭保育措施,到處都有汪靜明的影子。從劃定保育區、分區規劃,到進行「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劃」,減少農業活動、到加強河岸保護功能,這些具體行動,「都是在實現我博士論文的建議,」他笑著說。

在他的推動下,農委會更成立特有生物保育中心,並吸引更多研究團隊加入監測、調查行列。

一手拿相機拍攝,一手拿筆寫詩,記錄台灣生態的汪靜明,有二分之一的生命都在山林間奔馳,大甲溪上游的武陵農場就像他另一個「家」。

問他為何這麼努力?他說,典型的生態科學家,做生態調查、數據分析。但是,他認為生態學者更應負起保育環境的責任,成為「環境教育者」,將科學研究解讀成淺顯易懂的內容。「我扮演的是生態文化的酵素,希望對環境保護有發酵作用,」說著說著,他指向屋內所有的影像紀錄和資料,「你看的這些都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擁有,而是所有學生、研究者共有。」(林倖妃)

綠色英雄 護生使者——黃煥彰

「老師,我們先走,」簡短一聲招呼,近百名中華醫事技術學院學生,騎摩托車從台南市政府前,奔向鹽水溪出海口。行動目標——消滅沙灘廢棄物。

大軍抵達這片河海相連的沙灘,護理系大一的梅華瑋皺了皺眉,「漂亮的沙灘被丟成這樣,看了很心痛,」他舉起相機為這塊土地留下紀錄。身後是開這門「服務學習課」的老師黃煥彰。

追蹤台鹼安順廠污染案,終於獲得政府對受害地區提出政策性補償;向環保署檢舉高雄縣大寮鄉紅蝦山堆積廢爐渣,造成附近養鴨場養出戴奧辛鴨;黃煥彰猶如美國真人故事改編電影《永不妥協》中,茱利亞.羅勃玆所飾演的女主角,為追查污染,堅持和政府、企業周旋到底。

他教導學生,「去體會這塊土地的生命力,當你看到生命力正在消失,會不忍,就會出來戰鬥,」他說。為追查紅蝦山的廢爐渣污染,黃煥彰帶領台南社區大學自然環境學程志工蒐集資料三年。為買價值百萬元的重金屬分析儀(XRF),以快速取樣篩檢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四處跑場演講募得二十五萬元,他硬著頭皮跟廠商商量,允諾兩年內分期付款攤還。

黃煥彰規定學生分組做專題報告,去記錄、採訪台灣的環境問題,並在學期末提出報告。他認為,讓學生自己去看,比上課說一百次還有用。因為,影像一旦烙印在心中,就永遠無法抹滅;當心被觸動了,就會拿出行動。

黃煥彰的學生也自動自發成為志工,分頭進行河川流域和土地巡守、以及守護海灘調查廢棄物,志工成員分布各行各業:糕餅師父、業務員、科學園區上班的科技新貴等。

「教育才是根本,」在鹽水溪的沙灘上,被寒風吹亂頭髮的黃煥彰,邊撿拾被人丟棄的瓶罐,邊定義自己的角色,「這幾年我所有的行動,歸納起來就是兩個字:護生。」

平凡,卻也是最有力的註腳。(林倖妃)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9615

抗暖化 請少吃一塊肉(個人篇)

作者:蕭富元  出處:天下雜誌 436期 2009/12
多肉少菜、多麥少米的飲食習慣,已經讓台灣的糧食安全網,愈來愈脆弱、愈受制於人。如何從自己的一餐做起,幫台灣免除糧食危機?

十月底,政府突然宣布大幅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牛未到,人先吵成一團。爭議焦點都集中在吃美國牛肉安不安全?就是沒有人問:「我們到底該不該吃那麼多肉?」

台灣人每年吃進肚子裡的肉類,已經跟愛吃肉的美國人一樣多了。

根據農委會二○○六年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消耗七十七公斤的肉類,是日本和南韓的一倍。但是,台灣人每年穀類和魚類的消耗量,還不到日本、南韓的一半。國民健康局在去年的調查也顯示,十八歲以上台灣人,只有二三%男性、二七%女性的飲食符合天天攝取蔬菜、水果量的建議標準,兒童更低到只有六%。

先不談健康問題,這樣的飲食型態,很不環保。

愛吃肉 被國際糧價綁架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曾公布,畜牧業生產所製造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一八%。前年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主席帕喬里(Rajendra K. Pachauri)就疾呼,肉是碳排放量高度密集的商品,個人最佳的減碳行動就是少吃肉。

更重要的是,愛吃肉,註定被國際糧價牽著鼻子走。因為,台灣畜牧業使用的飼料,完全由國外進口,只要國際玉米價格上漲,肉價必定隨之而起。

除了肉類,台灣穀類糧食的對外依存度也很高。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申雍研究,氣候變遷並不影響台灣的農業生產,真正的衝擊在於糧食供應。台灣糧食自給率僅三二%,主食穀類的自給率更只有二四%。申雍觀察,台灣人的主要糧食,已逐漸捨稻米而就麥類,可是,台灣幾乎不生產小麥和玉米。

「稻米是唯一可以在台灣生產的主食,但在穀類總消耗量中,稻米所佔的比例還不到一半,」申雍表示,台灣最能掌握的糧食是稻米,但米吃得太少,等於是自動放棄糧食主導權。

多肉少菜、多麥少米的飲食習慣,也提高糧食安全和經濟負擔的風險。

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指出,台灣糧食過度仰賴進口,只要農業大國如美國、澳洲、巴西或印度出現乾旱或氣候異常現象,就直接打擊台灣的糧食安全。

全台灣目前有四十三萬公頃的水稻耕地,足以供應全國民眾的糧食需求,只是,吃米的人愈來愈少,水田利用率大幅下降,去年就有一半水田處在休耕狀態。再加上近年政府不斷放寬農地使用條件,申雍擔憂,萬一世界糧倉發生極端氣候的頻率提高,出現糧食危機,台灣可能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耕種。

「耕地就好像台灣的糧食儲蓄,應該留一些在手上。把儲蓄全部花掉,最後只能跟地下錢莊借錢,」申雍比喻。

在一九七○年代以前,台灣的外匯存底主要是靠農產品外銷累積,但現在,農業已經成為對外貿易逆差的最主要來源。申雍估算,二○○四年至二○○八年間,台灣每年平均對外貿易出超九十一億美元,台灣去年進口的糧食與飼料總值卻將近九十億美元,也就是說,「相當多的對外貿易收入,要被用來進口糧食和飼料以養活國人。」

為了健康,為了對抗暖化,為了避免糧食受制於人,申雍建議,如果民眾能少吃一半的肉類,多吃魚類和稻米,就能減少半數的進口飼料玉米。接著,只要利用現有休耕的農田種植玉米,台灣甚至不需要花錢跟外國買飼料。

今年六月,搖滾樂團披頭四主唱保羅.麥卡尼和幾位知名主廚共同發起「週一無肉日」(Meat Free Monday)運動,從減少吃肉來節能減碳。荒野保護協會和主婦聯盟也在不久前,號召社會團體和政府一起響應星期一不吃肉。環保署統計,一天不吃肉,每個人就能減少七公斤的碳排放量。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期,明年國際糧價仍將繼續居高不下,在抱怨麵包、早餐變貴的同時,不如先從餐桌上的菜餚改變起。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9643

哥本哈根關鍵14天,全球媒體齊發聲正視地球暖化!

作者:編輯部  出處:天下雜誌 2009/12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開幕,天下雜誌和英國衛報、法國世界報、中國經濟觀察報等全球56家媒體,共同聯手發表表達對地球暖化的擔心,更呼籲在哥本哈根會議的關鍵14天中,全球政治家能一起勇敢面對,正視暖化問題!
今天,來自全球45個國家的56家媒體前所未有地站在一起,共同來表達一個強烈的聲音。我們一起這樣做,是因爲全球人類社會正面臨著一項巨大而急迫的挑戰。

我們必須立即攜手採取果斷措施,不然,氣候變化將會肆虐我們的地球,並威脅到所有人共同家園的繁榮與安全。在過去的時間中,這種危險已經變得清楚可見,而且證據也已經開口說話:過去14年的11年中,地球的溫度屢創新高,北極冰層開始融化,而去年高漲的油價與糧價,更描繪出未來經濟世界的可怕面貌。

在科學期刊中,人類是否爲氣候變化的元兇已經無須討論,學者們更關注的是我們還剩多少時間來阻止這場浩劫的降臨。然而,直到今日,全球各國對於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仍是無力且三心二意的。

氣候變化的産生根源可以回溯到數個世紀,而其影響後果更是將延續永遠。我們能否馴服這隻氣候變化的怪獸,未來的14天成為重要關鍵。我們呼籲聚首在哥本哈根的192個國家的代表們不要再猶豫,不再陷入爭論,不再彼此指責,而是應該抓住機會解決這個現代政治中的極大缺憾。這不應是一場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之間、或是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爭論,氣候變化的影響波及所有人,因而也需要所有人共同攜手解決。

科學是複雜的,但事實卻是清楚的。全球必須採取措施,讓全球溫度上升的幅度不高於2攝氏度。這個目標要求全球排放達到頂峰,並在未來五到十年之間逐步下降。如果我們無所作爲,最謹慎預測的上升幅度只要三到四度的氣溫上升,則將令大陸乾旱,農地變爲沙漠,半數以上的生命物種可能消亡,更遑論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將被迫遷徙,許多國家的領土被淹沒於海平面下。

多數人對哥本哈根會議能夠産生一份完整且內容完整的公約抱有懷疑。只有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給予全力支持、美國政府改變多年來的不合作態度後,實質性的進展才可能發生。直至今日,美國國內的決策仍對全球影響巨大,因爲美國總統只有在國會通過後才可能全力執行氣候變化的承諾。
但是,聚首在哥本哈根的政治家們能夠、也應該在公平、實效的基礎上就一些基本議題達成一致,更重要的是應發表一個時間表,將這些共識轉變成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公約。這樣的公約應能在明年六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下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正式發佈。如同一位氣候變化談判者所說:「我們可以讓談判時間延長,但我們不能容忍從現有成就的基礎上後退。」全球氣候變化公約的核心應是,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以下兩點達成共識:如何分擔應對氣候變化的義務,以及如何分配新近産生的珍貴的資源——在氣溫上升至危險水平前我們還能排放約1萬億噸碳。

已開發國家習慣於運用數字說明,如果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不共同採取積極的措施,那麼因應全球氣候變化仍是空談。但已開發國家是大部分現存於大氣層中的碳的始作俑者,自1850年以來75%的二氧化碳是已開發國家排放的。這樣的歷史事實應得到正視,每個發達國家必須承諾在未來十年間進行大幅減排,使其碳排放量遠低於1990年時的水平。

發展中國家常常指出,歷史問題並非由其造成,且貧困地區將成爲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但如果無所作爲,他們將成爲新的碳排放源。因此,發展中國家也必須承諾採取有效且可量化的減排措施。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美國和中國最近發佈了減排目標(儘管距離預期尚有差距),這是向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第一步。

未來社會正義也要求已開發國家拿出更多的資金,向貧窮國家轉讓清潔技術,幫助他們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同時,未來氣候變化合約的架構已經明晰,那就是建立強制的多邊監測機制,對森林保護給予合理的回報,對「出口碳排放」進行可信的測量,以使應該對氣候變化的責任在産品生産國與消費國之間得到合理的分擔。而且,個別已開發國家所應承擔的責任也須與其承擔能力相對應;例如新加入歐盟的國家通常較「原歐盟國家」貧窮,他們的負擔就不應高於「原歐盟國家」。
毫無疑問,向低碳社會的轉型耗資巨大,但比起拯救全球金融危機的花費卻低了數倍;當然,如果無所作爲,未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將更爲慘痛。我們中的許多人,尤其是生活在已開發國家的人們,將被迫改變生活方式。以往那種飛機票甚至比去機場的計程車費便宜的時光已經不再。我們在購物、飲食、旅行前需要更加明智地抉擇。我們將需要爲能源消費付更多的錢,同時也更少地消費能源。

實際上,向低碳社會轉型會讓我們擁有更多。已經有一些國家意識到,這種轉型可以帶來經濟增長、就業以及更高的生活質量。資本的流向已經說明了這點:去年,投資在可再生能源的資金首次高於投資於用化石燃料發電的資金。

若要在短短十餘年間改變人們舊有的高碳生活方式,我們需要在技術和創新上取得歷史未有的突破性成就。相比起登月計劃與核導彈研發這類衝突與競爭的産物,未來的低碳競賽更應是一場全球攜手的努力,並讓全人類共同受益。

因此,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全球各國就氣候變化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將是一場樂觀對悲觀的勝利,一場遠見對短視的勝利,一場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所言的 「人性中善良天使」的勝利。

正是這種精神,讓全球56個媒體報紙站在一起,發表這份共同的社論和呼籲。如果我們這些具有不同國家與政治立場的媒體,都能就我們認為該做的事取得共識,我們相信我們的政治領袖們也將能取得共識和一致性。

在哥本哈根聚首的全球政治家們正影響著歷史對我們這代人的評語:這一代人看見挑戰並勇敢地應對;或者是,那一代人如此愚蠢,看著災難步步臨近卻束手待斃。

我們期待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以下爲發表共同社論的媒體名單:
《天下雜誌》,臺灣(CommonWealth Magazine)
《經濟觀察報》,中國(Economic Observer)
《南方都市報》,中國(Southern Metropolitan Daily)
《越南青年報》,越南(Tuoi tre)
《汶萊時報》,汶萊(Brunei Times)
《雅加達環球報》,印尼 (Jakarta Globe)
《柬埔寨日報》,柬埔寨 (Cambodia Daily)
《印度斯坦時報》,印度(The Hindu Times)
《每日星報》,孟加拉國(The Daily Star)
《新聞報》,巴基斯坦(The News)
《每日時報》,巴基斯坦(The Daily Times)
《海灣新聞》,迪拜(Gulf News)
《日報》黎巴嫩,(An Nahar)
《海灣時報》,卡塔爾(Gulf Times)
《晚禱報》,以色列(Maariv)
《星報》,肯尼亞(The Star)
《箴言報》,烏干達(Daily Monitor)
《新景報》,烏干達(The New Vision)
《津巴布韋獨立報》, 津巴布韋(Zimbabwe Independent)
《新時代》,盧安達(The New Times)
《公民報》, 坦桑尼亞 (The Citizen)
《Al Shorouk》,埃及
《博茨瓦納衛報》,博茨瓦納 (Botswana Guardian)
《郵政衛報》,南非 (Mail & Guardian)
《商報》,南非 (Business Day)
《開普艾格斯報》,南非 (Cape Argus)
《多倫多星報》,加拿大 (Toronto Star)
《邁阿密先驅報》,美國 (Miami Herald)
《新先驅報》,美國 (El Nuevo Herald)
《牙買加觀察報》,牙買加 (Jamaica Observer)
《La Brujula》, 尼加拉瓜
《宇宙報》,墨西哥 (El Universal)
《零點報》,巴西 (Zero Hora)
《卡塔琳娜日報》,巴西 (Diario Catarinense)
《號角報》,阿根廷 (Diaro Clarin )
《南德意志報》,德國 (S邦ddeutsche Zeitung)
《選舉日報》,波蘭 (Gazeta Wyborcza )
《標準報》,奧地利 (Der Standard)
《勞動報》,斯洛文尼亞 (Delo)
《晚報》,斯洛文尼亞 (Vecer)
《資訊日報》,丹麥 (Dagbladet Information)
《政治報》,丹麥 (Politiken )
《挪威日報》,挪威 (Dagbladet)
《衛報》 ,英國(The Guardian)
《衛報周報》,英國 (Guardian weekly)
《世界報》,法國 (Le Monde)
《解放報》,法國 (Liberation)
《共和國報》,義大利 (La Reppublica )
《國家報》,西班牙 (El Pais)
《世界報》,西班牙 (El Mundo)
《De Volkstant》, 荷蘭
《每日新聞》,希臘 (Kathimerini)
《公報》,葡萄牙 (Publico)
《自由報》,土耳其 (Hurriyet)
《新報》,俄羅斯(Novaya Gazeta )
《愛爾蘭時報》,愛爾蘭(Irish Times)
《時報》,瑞士(Le Temps)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9698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低碳成習慣 Cool地球缺你不行

減碳幫幫忙系列報導(3)(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8日電)當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仍對減碳責任爭吵不休,甚至可能使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以失敗告終,地球暖化不會因此稍緩。與其期待跨國決議減碳,不如個人先減碳,現在就可以開始。當你到超商隨手拿起瓶裝礦泉水時,是否知道在喝下這瓶水之前,為製造便利的保特瓶(1公升裝),工廠要先耗掉0.16公斤石油、7.36公升水,並排放93公克溫室氣體,你喝掉的真的只是1瓶水而已嗎?1瓶600毫升的水,超商售價最少新台幣18元,台灣省自來水公司賣水,1度(1000公升)賣不到18元,喝瓶裝水真的划算嗎?著有「低碳生活的24堂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版主張楊乾表示,瓶裝水帶來的便利,應該優先送去需要乾淨飲水的地區,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喝瓶裝水、飲料都算是對環境不友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主席帕喬里(Rajendra Pachauri)博士去年年初也公開呼籲「不吃肉、騎腳踏車、少消費,你就能幫助遏止地球暖化」。不吃肉或少吃肉也能救地球?為了應付市場需求,在科技協助下,牛、羊、豬進入市場的時間愈來愈短,卻愈養愈多,飼料作物與農地的需求也愈多,森林因此愈來愈少,一個惡的循環產生。已吃素多年的台灣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說,「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日本的研究指出,「1公斤牛肉」從飼養、管理、運輸等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36.4公斤,相當於一般住家燈火通明整天的排放量。此外,潘翰聲說,草食動物容易排放廢氣,廢氣的主要成分甲烷,佔溫室氣體組成2成左右,其實才是最大宗。不過,吃肉與否是個人選擇,不必污名化,但「少吃肉、多吃菜」對減緩暖化確實有幫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多蔬食」列入「10大無悔減碳措施」及民間團體發起「週一無肉日」,不是沒有道理。前環保署長張國龍曾說,「環保就是簡單過生活」。減碳也應該從生活中做起,最基本的就是「不浪費、少消費」。環保署發現,廚餘中有30%是未吃完或過期被丟棄的食物,煮太多、買太多,不知不覺中也成為地球暖化的幫凶。相較於產業減碳,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少開車、多蔬食、不用免洗筷、不喝瓶裝水等,每一樣都是那麼微不足道,但每做一件就累積一點對環境及後代子孫的善意,讓低碳生活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勿以善小而不為,Cool地球缺你就不行。981208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912080022

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

回顧人類的歷史,地球氣候的變遷起自於數千萬年來自然事件的發生。但今日,人類的活動卻嚴重地影響地球氣候,溫室氣體迅速地排放到大氣中,這些氣體攫住了應散發到太空中的熱,使得原來的溫室效應更加強化,導致了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全球溫度的上升會使得海平面升高、改變降雨量及某些地區的氣候。區域性的氣候變遷會改變森林、農穫量及水供應量並威脅人體健康、危害鳥類、魚類甚至其他更多的生態體系。沙漠也許會向現存的平原擴展、而一些國家公園的獨特景象將消失殆竟。目前科學家們尚無法測定那些地方會變得更加乾燥或更潮濕,但整體看來,似乎朝向降雨量與蒸發量增加、更強烈暴風雨以及更乾燥土地的趨勢。乾燥土地的趨勢。乾燥土地的趨勢。
地球表面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之輻射,屬於短波之入射波經大氣吸收、地表及大氣反射後僅剩約49﹪為地表所吸收,此經地表土壤、水體、植物等吸收後之能量復以長波輻射方式釋出,一部分為對流層水氣(H2O)及二氧化碳(CO2)吸收,一部分在平流層為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等所吸收,其餘則逸入太空。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濫伐森林、使用含氯、氟之碳化物及熱絡之農工活動等,造成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六氟化硫(SF6)、全氟碳化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等易吸收長波輻射氣體(即「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大幅增加,形成地球暖化現象,此現象即為「溫室效應」。
近年來由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快速成長,所製造之化學品及產生之空氣污染,正以空前未有之速度,改變大氣結構。其中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後所產生之CO2氣體,大量排放進入大氣後,吸收地表之長波輻射,造成之人為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逐漸增加。雖然,至目前為止,僅增加少許溫度(過去100年只增加0.3℃至0.6℃),海平面則持續上升(10至15公分)。工業革命後CO2濃度增加28%,科學家預測若不採取任何防治措施則於西元2100年時,地表溫度將較目前增加l℃至3.5℃,海平面將上升15至95公分,此種溫室效應對於整個生態環境(包括地球、海洋與人類的經濟、社會等)及全球氣候,將有深遠而不可知之影響。

圖一簡略地說明地球大氣層的長期輻射平衡情況。太陽總輻射量(240瓦/m2)和紅外線的釋放量應要均等。其中約三分之一(103瓦/m2)的太陽輻射會被反射而餘下的會被地球表面所吸收。此外,大氣層的溫室氣體和雲團吸收及再次釋放出紅外線輻射,使到地面更暖,高出約33℃。

哥本哈根大拜拜 地球暖化說文解字

減碳幫幫忙系列報導(4)(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9日電)聯合國7日起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UNFCCC第15次締約國會議,「哥本哈根會議」成為最火 的議題。「京都議定書」、「碳排放交易」等許多專有名詞,你看懂了沒?

京 都議定書:因地球溫度上升明顯,1992年154國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1997年在日本 京都進一步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量文件,稱為「京都議定書」。不過,因各國各有考量,「京都議定書」遲至2005年2月才生效,美國至今還未同 意生效。

哥本哈根會議:「京都議定書」明確規定被列入附件1的已開發國家,應在2012年前完成第1階段溫室氣體減量責任,以亞洲為主的 開發中國家在第2階段應被 列入應減量國家。「京都議定書」即將屆滿,但簽署UNFCCC 各國2007年在峇里島召開會議時,同意在2009年在哥本哈根完成取代「京都議定書」的第2階段減量協定,使得哥本哈根會議備受國際關注。

碳 排放量:因應「京都議定書」實施,為方便各國計算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設計,以化學當量概念, 將燃料中的碳元素含量及燃燒後加入的氧元素含量加總,計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後成為計算人類各種活動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標準。

碳權(Carbon credit):國家或企業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污染或減少開發等方式,減少碳排放,經過聯合國或聯合國核可的自願性減量組織認證,因此得到可以進入碳交易市場的計量單位,又可稱為「碳匯」。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京都議定書允許的減碳工具之一,被京都議定書列為附件1的已開發國家,透過資金或技術協助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減碳,可共同分配因此獲得的碳權。

碳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ET):京都議定書附件1國家或企業透過自行減量或CDM機制取得碳權,超過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應減額度時,可將多出的碳權拿到碳排放市場交易。碳排放抵減不足的國家或企業,則可到市場購買碳權補足差額(即碳中和)。

碳 捕捉與封存(CCS):捕捉如火力發電廠、煉鋼廠等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來源,在發電同時以科技方法將二氧化碳捕捉(capture),並送往安全緊密的地 底層或海底封存,如已枯竭的油田、天然氣田或天然形成的地底貯存庫。相關技術仍未進入商業化階段,且有研究發現,碳捕捉會降低發電效率。

碳 足跡 (Carbon footprint):個人、團體或國家的日常活動或產品製造過程中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個人碳排放量的多寡,與日常生活的選擇息息相關,如進口食品的 碳足跡 (食物里程)在加計航運時產生的碳排放量,一定比本地食材高,近來已有不少國家設計「碳足跡」標章,協助民眾選擇。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環保聯盟前理事長徐光蓉說過「21世紀是碳支配的世紀」。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了解艱澀的專業名詞後,接下來別忘了多關心相關資訊,讓低碳慢慢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912090025


延伸閱讀
減碳幫幫忙系列報導(1) (減碳要玩真的 學者籲政府祭具體措施)
減碳幫幫忙系列報導 (2)(兩岸擬減碳合作 清潔發展機制是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