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轉動臺灣向前行

 

將於100年最後一天熱血引爆的『轉動臺灣向前行』,除了向世界宣告,臺灣同心齊力衝向下一個榮耀百年外,也透過這個機會讓大家可以盡情地、慢步欣賞臺灣的美麗,感受臺灣溫軟而強韌的生命力。在這個美麗的島嶼,有些地方可能是你未曾發現的烏托邦,也可能曾擁有我的美好回憶,這些都將透過『轉動臺灣向前行』活動,串起過去的點滴,凝聚你我的心,拉近彼此的距離。

100年12月31日,不論你在臺灣那個角落,只要帶著滿腔熱血、一輛自行車、一支手機,都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個啟程點出發,為自己與臺灣創造歷史;如此百年盛會,錯過了,只能再等上一百年。

http://www.onebikeone.tw/intro.aspx


 



 

「第十屆1919愛走動—富邦急難家庭救助計畫」

基督教救助協會為幫助急難家庭,將繼續推動「第十屆1919愛走動—富邦急難家庭救助計畫」,並舉行「單車環台大串連」(45勇士環台+9場陪騎),為急難家庭籌募救助金 (每月5000元,連續資助1~4個月),陪他們渡過人生最艱難的一段路。

活動時間:100年12月31日(六)上午7:00集合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0年11月25日止
活動路線:
全程18公里
活動起點:衛武營都會公園
路線:
衛武營都會公園→ 衛伍路 → 三多一路 → 澄清路 → 圓山路 → 松藝路 → 澄清巷 → 文前路 → 環湖路 → 公園路 → 正修路 → 濱山街 → 文濱路 → 建國路三段 → 青年路二段 → 新富路 → 國民路 → 國隆路 →國興街 → 藝術園區 → 衛武營都會公園(終點)

時間
流程
07:00 集合/暖身運動
07:30 貴賓致詞
07:40 鳴槍出發
07:40-08:50 單車逍遙遊
08:90-09:00 終點集結
09:00-10:30 現場活動&摸彩
10:30 活動結束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北極海冰層縮減嚴 1500年來之最 北極熊瀕臨絕種

尖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的一項研究表示,過去50年北極海的冰層縮小幅度,是1500年來之最。全球暖化對於地球上的生靈都造成了影響,若暖化的速度沒有減緩,北極熊將有瀕臨絕種的危機。北極態如何面對全球暖化對生存造成的威脅,人類應該立刻改變生活習慣以減­緩暖化。

一般認為氣候變遷的徵兆在北極比地球其他地區明顯,海洋冰層則被視為主要指標之一。「加拿大新聞社」(The Canadian Press)報導,這項研究為過去1500年的北冰洋提供了最詳細的圖象,研究結論是目前冰層後退的情況,持續時間比以往任何一次縮小都來得長。

暖化後造成北極圈食物難覓,北極熊幾乎是餓到瘋狂,被迫改變飲食習慣,跑到草原覓食,吃鵝蛋,甚至有公熊攻擊體型較小的同類,「同類相殘」是人類造成的悲劇,沒食物為了生存,科學家估計,北極熊全球剩下不到2000隻。而今最新研究報告又再次出現北極冰層縮小幅度愈來愈快,




加拿大研究報告指出,藉由許多資料照片及各項數據,試著再重建模式,可以發現約在過去50年發生的冰層縮小似乎是之前1450年所未見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旗下水衛星(Aqua satellite)上日本感測器所蒐集的資料,北極海的冰層創下面積最小的紀錄。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用另一個衛星取得的資料,表示2011年北極海冰層覆蓋面積是紀錄中第二小的,最小的紀錄在2007年所創下。

加拿大研究報告顯示:這些冰層縮小的原因,很難不歸結到一個結論,一定跟溫室氣體有關。我們無法用『自然的』過程來解釋這個現象。

這些年許多環保人士極力呼籲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北極生態系統的冰層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冰層是從浮游生物到北極熊所有動物的棲息地。海洋冰層日漸消失,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北極熊生存面臨史上最大的威脅,因此,如何保持穩定氣候是北極熊保育行動的關鍵。

from: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768954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瑞典‧報告:人口劇增氣候變化‧水源危機惡化


 2011-08-23 09:44
(瑞典‧斯德哥爾摩22日訊)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快速增長及水源短缺,將導致糧食和環境危機到達“臨界點”,唯有更優良的農業技術和精明利用生態系統,才能避開這場危機。
全球人口預計將在2011年突破70億大關,並在2050年增至至少90億,加劇原本已趨緊的水源問題,且會在全球暖化效應下惡化。
這份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IWMI)共同發表的報告指出,目前有16億人面臨水源短缺,若放任不理,這項數字很快將輕易突破20億人。
報告稱,若當前的農牧活動、都市化現象和飲食習慣持續下去,消耗在農業的水源將從目前的7千130立方公里,在2050年時劇增70至90%。
這份報告是配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水週發表,內容探討全球水源問題。
中美印部份地區用水超標
報告也指出,在許多食物生產高度發達的國家,水源的“使用配額”早已達標或超標,其中包括中國北部的平原、印度的旁遮普和美國西部。
此外,氣候變化也將加劇水源短缺危機,因降雨地區分佈和降雨量都將受到影響。單在非洲,其農業收成將在本世紀末銳減15至30%。
(星洲日報/國際)